匠心品質工業漆
提供環保、優質、創新產品
服務支持
資訊詳情
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
缺陷 |
病因 |
解決方法 |
垂流 |
1、稀釋劑過量導致油漆粘度太低失去粘性 2、出漆量太大,噴涂距離太近,噴槍移動速度太慢 3、每次噴漆或刷漆太多,太厚或重涂間隔時間太短 4、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顏料,攪拌不均勻 5、被涂物表面過于光滑 6、溫度過低,干燥太慢 |
1、按要求配比 2、控制出漆量,噴涂距離為20-30cm,并控制適當的噴槍移動速度 3、每次涂裝不宜太厚,涂層厚度一次不能超過30cm,并掌握涂裝間隔時間 4、施工中涂料要充分攪拌均勻 5、各涂層之間應仔細打磨 6、涂裝室溫保持15~30℃ |
起粒 |
1、作業現場不清潔,灰塵混入油漆中 2、油漆調配后入置太久,油漆與硬化劑已產生共聚微粒 3、噴槍出油量太少,氣壓太大令油漆霧化不良或噴槍離物面太近 |
1、清潔噴漆室,蓋好油漆桶 2、油漆配置好不宜放置太久 3、調漆噴槍,以使其處于最佳工作狀態,確定槍口距離物面10~20cm為宜 |
橘皮 |
1、稀釋劑太少,油漆太稠,令漆膜流平不佳 2、硬化劑太多,令油漆干燥大速反應劇烈 3、噴涂氣壓太大吹皺漆臘以至于無法流平 4、作業物氣溫太高,令漆膜反映劇速 5、被涂物溫度過高 6、噴涂距離過遠或過近 |
1、按使用說明配比,調至適當粘度 2、按使用說明配比 3、調整氣壓,不可太過 4、注意現場氣溫,可添加慢干水抑制干燥速度 5、縮小溫度差異 6、確定槍口距離物面10~20cm為宜 |
起泡 |
1、壓縮空氣有水混到漆膜上 2、作業現場氣溫高,油漆干燥太快 3、物面含水率太高,空氣濕度大 4、一次噴涂太厚 5、填充不良 6、油漆調配的粘度過高 |
1、油水分離器,注意排水 2、添加慢干水 3、物面處理干凈,油漆加防白水 4、一次不宜太厚,視出油量2-3遍自行掌握 5、充分填充底材 6、調配適當的噴涂或刷涂粘度 |
針孔 |
1、硬化劑過量,一次噴涂太多太厚 2、每次噴涂時間間隔太短,導致漆膜太厚 3、油漆粘度過高 |
1、按比例調制,一次噴涂不可太厚。 2、漆膜完全干燥打磨后再涂下一層。 3、調配適當的噴涂或刷涂粘度。 |
泛白 |
1、作業現場溫度大,漆膜反映劇烈,可能和空氣中水分結合產生泛白現象 2、一次噴涂過厚 3、噴氣中有水分 |
1、注意現場溫度,可添加防白水,阻止泛白現象發生 2、每次涂裝以不超過35μm厚度為宜 3、壓縮空氣過濾 |
開裂脫落 |
1、硬化劑過量,令漆膜變脆而失去韌性 2、下層未干,上層太厚,引起密度不佳 3、底層不清潔,有油污,前處理不當,影響密度 4、硬化劑加入油漆未攪拌均勻,令硬化不良。 5、底面不相容,發生咬合現象,引起脫落。 6、調油漆時要攪拌均勻,以防止顏料與油漆分離,令漆膜密著不佳 7、木材含水率太高或太低 |
1、按要求配比 2、下涂不干,絕不上涂 3、用稀釋劑清洗吹干即可 4、充分攪拌均勻 5、注意底面配套 6、含顏料油漆先攪拌均勻,再調配使用 7、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-13% |
咬底 |
1、上下層油漆不配套 2、層間間隔時間不夠 |
1、應使用配套上下層油漆 2、需待油漆干透后涂下一層油漆 |
光澤不均 |
1、漆膜太薄,稀釋劑加入太多 2、物面粗糙、封固不良 3、底層未干透就涂下層 |
1、應按比例添加稀釋劑,并增加涂層次數 2、物面打磨須平整,底層封閉徹底 3、需待干后,(以不粘砂紙為宜)涂下一層 |
縮油開花 |
1、物面含有油,臘類不潔雜質 |
1、用稀釋劑擦洗物面,并打磨干凈 |
干燥速度慢 |
1、環境溫度太低或溫度太高 2、硬化劑配比太少或誤用慢干稀釋劑 3、被涂物有水份,油質蠟等的附著 4、被涂物含水率過高 5、涂裝過厚 |
1、應避免在溫度5℃以下施工或溫度80℃以上施工 2、應按正確的比例配制,應選擇適宜的快干稀釋劑 3、用稀釋劑或堿性液清洗干凈 4、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-13% 5、適當的噴涂,膜厚以不超過35μm為宜 |